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关注】政协委员与省卫计委共同“把脉”福建中医药发展

2017-01-20 刘伟芳 福建卫生报


两会期间,广大医药委员关心福建中医药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1月20日,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就委员关心的中医药发展问题与委员做了初步交流,同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委员与卫计委交流


刘建忠委员

我省康复学科优势特色明显,在全国同类学科中处于领先位置。建议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纳入高水平康复专科医院建设范畴,打造一批高、精、尖的康复专业技术骨干团队,形成一批康复医疗服务技术标准。



交流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康复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设在该校,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中医康复科2011年列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经省卫计委研究,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列为省级中医医院康复服务和研究能力建设项目单位,将福建中医药大学列为中医康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单位,各安排中央补助资金150万元,目的在于加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康复服务和研究能力建设,支持福建中医药大学建设中医康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丰富中医康复临床服务技术和方法,制定技术规范与标准,加强中医康复服务流程优化和质量管理,推进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信息化及规范化建设。


张喜奎委员

一是中医课程设置不合理,中医教育西医课程偏多。二是关于临床机会少,中医临床技能训练缺乏。三是关于高水平的教师缺乏,招生偏多无法小班教学。


交流

针对课程设置问题,省卫计委已牵头起草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代拟稿),提出深化中医药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类专业应设置中医学必修课,中医类专业应调整中医课和西医课的课时设置比例,提高中医药课时比重。强化学生对四大经典的学习,研究生应深入钻研理解中医经典,安排跟师学习。


我省中医临床技能训练,主要是通过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训与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训为主。培养中医临床工作能力,通过以轮转为主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我省于2015年启动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有13个培训基地,共招收742人培训。


此外,省卫计委积极推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培养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专项政策。全省设特聘中医专家岗位,提供专项工作经费,发放生活津贴,培养和引进中医药领军人才、选派中青年中医专科骨干、中医高级管理人才赴国内外游学、访问名师,学习名医经验和先进管理经验。


我省还将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为教学提供高水平师资后备力量,缓解师资缺乏难题。


林楠委员

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一是中医药管理能力偏弱,建议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建立中医管理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二是关于实施福建“中医药人才工程”,加大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三是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弱,建议加大政府经费投入,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建议将中医药健康管理产业列入民生工程,促进中医健康管理产业发展。


交流

目前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人员编制少,仅5人;莆田、南平市卫生计生委未设中医药管理机构,大多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无中医药专职管理人员。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曾以文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摆在重要位置,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要支持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组织,通过行政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逐步将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服务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组织,强化服务监管。发挥行业组织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行业自律、人才培养和第三方评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规范化、标准化。


我省现有省级名中医33人。已组织全国五批、省级三批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省卫计委牵头起草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代拟稿),提出“加强名医培养,带动名科名院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两大点,采取多种举措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扶持力度,形成系统的福建“中医药人才工程”。


2016年9月,省卫计委牵头起草的《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要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加重视,共同落实。“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中医药投入,仅省级中医专项经费从2011年的1900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2500万元。


在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方面,《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并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对于社会力量举办仅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传统中医诊所、门诊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不作布局限制。”


关于中医药健康管理方面,目前已有2项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0-36个月儿童中医健康调养)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省卫计委要求各地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管理范围,在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方面增加中医药服务内容。各级中医医院多数成立了治未病科,积极开展健康信息采集与数据管理、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健康咨询、中医调养、健康宣教,随访管理等方面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十二五福建中医药发展成绩单


中医医疗资源增加
 十二五期间全省有各级各类中医类医院90所,其中中医医院78所、中西医结合医院11所、民族医医院1所;
 在63所二级以上中医院中,有三级15所、二级48所;

综合医院中医科285个,专科医院中医科9个,民营中医院16所,占全省中医医院数的18%,中医门诊部48所、诊所1216所;

☑ 十二五末,全省各级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20301张,比2011年增加6332张。


政府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1~2015年,省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实际投入 4.3亿元,其中省级年度中医专项经费从2011年的1900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2500万元,累计达1.2亿元;
 省级超收财力安排专项资金约 3.1亿元,加强对中医医院儿科、产科、急诊科、信息化和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

各级财政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2011~2015年共有31所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


制定重要政策文件
 牵头起草并已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福建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制定出台《福建省“十三五”康复产业发展规划》,对全省“十三五”期间中医药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

☑ 制定出台《福建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暂行规定》; 

各级财政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2011~2015年共有31所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


在深化医改中发挥中医药作用
 积极参与多个医改政策文件的制定,落实《关于同步推进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组织专家讨论审定了71项中医诊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建议,推动新一轮价格调整;

 指导三明市制定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大胆实践,探索可借鉴推广的实用经验;

☑ 在尤溪县召开现场会,进一步推广尤溪县中医院“互联网+中药房”的管理经验,在霞浦、安溪、漳浦、上杭等县级中医院首批试点基础上,继续在12家县级中医院推广试点。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开展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

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2013年到2016年累计争取到国家4695万元经费支持,开展286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馆建设,增加中医诊疗设备配备,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应用。


中医应急和信息化加强
 修订《福建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医药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工作成效位居全国前列;
 支持63所公立中医医院开展急诊科标准化建设,中医药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得到强化;

支持49家公立中医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肯定。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
 组织全省各地开展申报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项目)的工作;
 向国家旅游局和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宁德柘荣县、厦门海沧区、南平邵武市等三家单位为示范区,厦门青礁慈济宫景区、漳州片仔癀等14家单位申报创建示范基地,闽清七叠温泉景区等39家单位申报创建示范项目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刘伟芳

编辑:朱晓洁


猜你喜欢



“十三五”期间,我省中医药工作围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为重点,着力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推动“健康福建”建设。

福建卫生报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更多健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